第230章 董卓_袁主","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哥哥小说网 > 袁主","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 第230章 董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0章 董卓

  第230章董卓

  张角听着手下人不时传来的战报,甚是焦躁。

  这袁绍就像是个定时炸弹一般。

  哪怕,张角明明知道,自己的出现只是那些世家大族所推举出的一种制衡皇帝的手段。

  但,没人想一直充当棋子。

  而在那些所谓的世家眼中,张角只是个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角色。

  只要能通过张角的行动,进而逼迫当今天子解除党锢,那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至于最终的结局,无外乎就是平安落地,又或是身死道消。

  这种只能藏匿在暗处的举动,是决计不能让刘宏发现丝毫动静的,为此,张角倒也狠狠地薅了一波世家大族的羊毛。

  谁让他们有求于自己呢!

  这袁绍所在的汝南袁氏,实际上也资助了张角,甚至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虽然明面上与张角接触的人八竿子都与袁氏打不着关系,但张角却很是确信,那人便是出自汝南袁氏。

  他也有着自己的关系网。

  就连久居深宫的那些常侍宦官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与自己有过多接触。

  而,有了兵马钱粮的支持,张角自然是要跳出棋盘,成为执棋者。

  现实也的确正在一步步的向着计划中行进。

  已经从上到下腐朽到极致的汉军完全是不堪一击,就连他们这基本上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黄巾军,却也能接二连三的取得大胜,由此可见,汉军如今的战斗力已经萎靡到了什么地步。

  原以为这样的局势会迅速的席卷全国,最终将那刘宏拉下神坛。

  结果,在辽东这片鸟不拉屎的地方,却被迎头痛击。

  当张角听闻到关于辽东的战报时,整张脸上都布满了震惊。

  两万铁骑。

  这是从哪冒出来的?

  同时,他又对那训练有素,且作战极其勇敢的辽东铁骑感到惊惧。

  凭借着战马之利,以及装备优良的优势,徐荣颜良骄傲过头,险些栽了跟头,竟是折损了千人。

  徐荣这边对此感到懊恼,悔恨,没能彻底展现出骑兵的优势,却是险些被一群乌合之众包围。

  可以说,自从徐荣跟随在袁绍身边后,多年来的风生水起,已经让他渐渐失去了对任何事物的敬畏之心,由此才招致这般惨胜。

  而在徐荣等人为这胜利深刻忏悔时,张角的营中,却是到处都在传递辽东有两万铁骑的消息。

  甚至,以两万之数,却是在完全的正面战场上击溃了十余万的黄巾军,使得张角的计划被全盘打乱。

  幽州几乎已经成了到手之物,结果,只是一夜间,就回到了解放前。

  这份心情,张角不知该向谁诉说。

  就在这个时候,袁绍的名字才彻底的出现在张角的面前。

  当得知其竟是出自汝南袁氏时,他还以为是自己的计划被袁氏发现,结果,刚刚取得大胜的袁绍却被一纸诏书唤回雒阳,随后就传了出来其出任九卿卫尉得消息。

  他曾经见过不少的九卿,也时常出入达官显贵的府邸,那些大官们都有着一个及其相似的点。

  那便是年龄。

  可以说,哪怕你再有本事,声望再高,但面对年龄的问题,这个束缚官员晋升的最关键问题,没人绕的过去。

  年龄轻,也就意味着阅历不够丰富,执政经验自然也是少之又少,由此出任朝中高官毫无道理可言。

  这袁绍却是个例外。

  以三十多岁的年纪得以荣登九卿之位。

  在他这个年级出任九卿,也就意味着未来的三公,必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张角一边感慨的同时,也在为袁氏的子弟总是这般出色而感到惊恐。

  要知道,张角的黄巾军实际上都是从天下各地的州郡中聚拢而来,其中绝大多数都出自豫州汝南颍川,以及荆襄。

  这里地处汉朝的绝对关键核心,人口昌盛,贸易发达,为张角传道提供了最天然的帮助。

  而在这片区域内,世家大族的数量也是多的可怕。

  没人会相信,张角那副慈善的面容下,竟是隐藏着如此恐怖的野心。

  张角设立太平教的初衷,就是在为穷苦大众谋求绝对的利益,最起码不能再过上饱一顿饥一顿的苦日子。

  只要能改变这样的局面,谁当皇帝对他而言,其实并没有多少影响。

  这也是张角最初没有选择大肆在雒阳吸拢信徒的缘故。

  所以,当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们争相结对的前来支持时,张角没有丝毫推辞。

  反正,再过段时间,自己说不定还要亲自登门拜访。

  只是拜访的方式,或许就不会再像此前那般,将自己的姿态摆到了最低。

  形势已然逆转。

  当张角握住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命脉时,他也是第一次体会到了决定命运的权利是何等的美妙。

  但紧接着,张角便冷笑着示意信徒们前仆后继,不用顾及其他,凡是府中有任何值钱的器具,锦棉等一众,皆可搬出。

  若遇阻拦之人,凭手中长刃自个抉择。

  对于张角而言,他只要愿意,完全可以自成一方诸侯,又或是借此前往雒阳,请求刘宏敕封。

  以黄巾军此时的声势,只要不是要刘宏的命,其他条件都可以谈谈。

  还好,张角丝毫没有忘记初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张角选择了第三条路,也可以说是必然要走向灭亡的捷径。

  只是袁绍的出现,使得这条捷径尽头的断头路变得更加提前了。

  好在,袁绍似乎此行并未被那昏庸的刘宏派往前线。

  只是几个中郎将而已,无非就是矮个子里面挑个高的。

  整个汉军几乎已经在张角的指挥下,来来回回的痛击了一遍。

  这种轻松加惬意的感觉一度使他以为汉军不过如此。

  只要不再出现类似辽东那样的铮铮铁骑。

  冀州乃天下粮食重地,谷物颇丰。

  张角也是将黄巾进攻的重心放在了这里。

  整整三十万的黄巾军,无论是放在哪个州郡,都可以说是灭顶之灾,没人能够抵挡的了如此数量的黄巾军。

  于是,冀州刺史见此情形,当即望风而逃,最高长官已经做出了榜样,你还指望下面的那些人能抵抗成什么样的态势出来。

  只是十天的时间,张角就彻底将冀州纳入黄巾的统治范围。

  这片富饶之地,比起南阳这般帝乡或许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若是与仍在北方的辽东等地,却又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再加上冀州北连幽并,南通徐豫,就连三辅之地也是近在眼前,足矣见得冀州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

  冀州的丰饶,让张角为之痴迷,如此地大物博之地,却不能养育出那些穷苦黎庶,反倒是让那些本就硕果累累的高官显贵们再次得到升华。

  张角得出现就是为了打击这种食人血馒头的渣滓。

  冀州之地,迎来了相对平和的缓慢发展阶段。

  紧接着,收拾好行装的汉军大部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行军。

  皇甫嵩,卢植,朱儁,这三位汉末三杰又再次聚在了一起。

  所为的,便是此次祸乱的核心,冀州张角。

  为此,刘宏甚至不惜下了血本,从自己的府库中拿出了几乎十之二三的钱财。

  得到这笔巨款的汉军自然是又再次加强了一番武装。

  足足有五万人的汉军,刘宏的钱却仍有剩余。

  吃饱喝足的汉军,自然是战力陡增,就连一向低迷的士气,也伴随着袁绍的慰军之举,以及赵云等人的奋勇出击,紧接着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当听闻汉军大部队开拔,整个冀州都在为之震动。

  他们当然明白,这支气势汹汹的汉军究竟是为何而来。

  汉军的前锋部队,依旧是由朱儁统领,只不过骑都尉曹操却被调到了中军,取而代之的则是久处雍凉,与边塞羌胡相处水深火热的董卓。

  此时的董卓依旧是一副大腹便便的姿态,极有可能是天生所致,以董卓的弓马娴熟,断然不得长此以往肥胖下去。

  更不会在羌胡人眼中当做可以结交的汉人将领。

  董卓与生俱来的那种游侠气质,使得他在与羌胡人相处中占尽了优势,再加上其本人从不贪恋不属于自己的钱财,使得羌胡等异族对董卓的态度极为和善。

  董卓,少为郎,初任羽林,后随父纶氏县尉返回家乡。

  其为人多豪义,不拘一格,曾不止一次的外出前往羌胡首领处,一来二去下,关系也就熟络起来。

  在董卓务农耕种之时,那些羌胡首领们甚至还会时常来看望董卓。

  而董卓却是毫不吝啬,当即将家中圈养的家畜尽数斩杀招待。

  而在之后,羌胡人每次前来,却都会带着上千头牛羊,其中虽然有一部分被当即宰杀吃掉,但绝大部分却都被羌胡当做朋友相交的友谊留了下来。

  可以说,董卓在这个时期的风评完全是一种正面形象,就连其父,也时常感慨,我儿仲颖有度人之量,大器之才。

  董卓本以为自己的生活就会在这样的日子中一天天的结束。

  谁知,黄巾起义骤然爆发,紧接着边塞之地的那些羌胡人骨子里就从来没有真正臣服过大汉,故而借助事变进行反叛。

  已经接连出任过并州刺史的董卓,因事被免职,又出任河东太守,对羌胡叛乱愤怒不已,随即派兵进行讨伐。

  奈何羌胡的作战极其凶悍,就连董卓在这些战斗中都时常负伤而归。

  接二连三的败北,也使得董卓的声望一落千丈,就连朝廷也看不下去了,罚罪并罚,交由廷尉减死罪一等,若非随后的刘宏因事大赦天下,董卓或许余生都要在牢中聊度余生。

  当黄巾起义爆发时,刘宏又想起来了董卓,于是下诏拜其为中郎将,随同皇甫嵩等人一同进军冀州黄巾。

  当董卓得知这个消息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故主,汝南袁氏。

  除了他们会帮自己外,对于对外作战接连失利的他而言,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接触他。

  在袁绍出任度辽将军期间,董卓不知何时,竟是攀附上了袁氏。

  时任司徒的叔父袁隗,将董卓征辟为缘属,使得董卓成为了袁氏的故吏,后又经过一番运作下,董卓摇身一变,竟是出任了并州刺史。

  由此,董卓这才真正明白。

  单打独斗从来不是上升的绝佳方案,上面有人才是真理。

  于是,在这期间,董卓不知道断断续续来过多少趟汝南袁氏的老家。

  自然,也是对袁氏的嫡系一脉有了充足认识。

  当他得知,朝中的袁基马上要出任九卿时,也是露出一丝艳羡,就连袁术,都已经在虎贲中郎将这职位上呆了十余年,再看看他。

  自打被袁隗征辟,得以一步登天出任并州刺史以来,却是辜负了袁隗的期待,接二连三的败仗彻底的磨灭了刘宏对他的期待。

  董卓也不气恼,反而对于袁氏的联络就更深了。

  没人会比他认识到,上面有人是多么的重要,哪怕袁隗从司徒位上退了下来。

  但经由袁隗,乃至袁逢的手举荐的九卿,主事者,再下面的太守县令更是多如牛毛。

  这可是绝佳的政治资源,董卓没理由会放弃这种到手的肥肉。

  而在此之前,他却必须要尽可能的哄好袁隗。

  袁隗当然明白董卓的意图,对于这位在名声与实力不匹配的董卓,他也是颇为感慨。

  为了打消董卓的小心思,袁隗随即便将袁绍丢了出来。

  等你什么时候能够追赶上我这侄儿袁绍,与其关系好的不能再好时,再说替你进言之举。

  当董卓问到那袁绍如今正在何处时,却得知其已经出任度辽将军十余年,身处幽州辽东。

  董卓当然不可能前往辽东去见袁绍,但他也没打算放弃。

  临近年关时,董卓总会亲自登门拜访,其中有很大原因便是来见见袁绍。

  只是,一年接着一年,从未遗漏,袁绍却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全无消息。

  董卓左等右等。

  在此期间,他的官职也是一落千丈,从一郡太守又被抹到了县令。

  当他再次探听到关于袁绍的消息时,却已经是出任九卿卫尉之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ggxsw.cc。哥哥小说网手机版:https://m.ggxsw.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